不同于悲伤、愤怒、恐惧等这些比较直白、外显的情绪,这种隐蔽的情绪是从儿童三岁左右才开始慢慢出现,是人类社会道德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它就是内疚。
内 疚 与 道 德
内疚,在我们违背了社会公认或个人认同的道德规范时产生。比如伤害他人的想法或行为,或自己与他人的伤害事件有关联等。
内疚感带给我们很多复杂的感受,悔恨、自责、焦虑、痛苦等,它是一种充满自我责备的负性体验。
因为内疚感,我们在面对人际矛盾和冲突的时候,会调整自己的行为。不管是表达歉意、寻求原谅,或对受害者进行补偿,这些都起到了修缮人际关系的作用,继而可以保持和提升重要的人际关系。
高内疚倾向的人,有着较高的道德水平。他们很少利用撒谎的方式来获得资源,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得更为诚实,或在日常生活中更少做不道德的决定。
低内疚倾向的人,会表现出低道德水平。他们会有更多的不诚实行为,难以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,甚至表现出反社会行为。
过 度 内 疚
有人可能会问:低内疚倾向的人,总是冷漠不合群,那么,内疚倾向是越高越好吗?
当然不是。
适当的内疚感有利于自己做出利他行为,从而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。
但是,如果一个人长期陷于内疚感中,承担了本不应该自己承担的内疚,这是病态心理的表现。
最近一位求助者就有类似的困扰,他常常在生活中感到内疚。
在打游戏的时候,因为自己有事先离开,就会感觉到对不起一起打游戏的队友。如果下一次打游戏的小伙伴热情地跟他打招呼,他会为之前的行为感到更加内疚。
在马路上遇到有人需要帮助,他因为自己有急事而没有能够去帮助他人,回想起来就会感到很难受,责备自己为什么不在第一时间施以援手。
这样的时刻在生活中数不胜数,好像每一件事情自己都要背负很多责任,压得自己喘不过气。
内疚是利他的。
我们内疚时,首先关注的是他人的幸福、他人的灾难体验、他人的感受和需求。这会让我们压抑、攻击自己,我们就会感觉到自己有错,开始责备自己。
如果在生活中所有的时刻都把他人排在首位,我们会失去自我。
没有了自我的人,找不到生活的意义,感觉生命空虚、人际关系沉重,抑郁、甚至结束自己的生命。
在物质匮乏的年代,我们享受到了因为遵循道德规则而带来的好处,道德行为让我们能够融入社会,被集体接纳,从而从集体中获取资源。
但如今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,资源再也不需要通过集体进行集中分配,而是通过个体的努力就可以轻松地获得。
如果个体被内疚感控制,ta会害怕成功、裹足不前,ta会在这个需要个体发挥自主能力的时代里,丧失掉自我动力。
与 自 己 和 解
我们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内心冲突:心里有两个声音在吵架,一个声音告诉我想做什么,另一个声音告诉我应该做什么。
在成长的过程中,父母会教会我们很多的社会规则,告诉我们遇到什么事情应该怎么做。这些父母教会我们的社会道德准则,在我们的心里内化,形成了内在父母。
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的,不是别人,而是自己的内在父母。
在我们做了不符合内在道德秩序的事情时,仿佛回到了成长中的某个时刻,面对着自己的父母,听到了他们责备我们的声音,我们感到内疚。
那些告诉我们要无私、善良、奉献、牺牲的声音,成为了我们奋力去满足的期待,我们为这些声音活着。
与此同时,自己内心的需求被压抑了。
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,想为自己考虑考虑,想一个人呆一会……这些愿望都被他人的需求代替了。
为了他人的期待,我们内心的需求从来没有被满足过。因为满足自己的需求,就意味着违背他人的期待,就会产生内疚。
生活仿佛被内疚感控制了,失去了自我掌控感。久而久之,我们在人际关系当中会感受到自卑、委屈、无价值感。
我们需要跟这些过度的内疚解绑,把不属于自己承担的内疚,还给他人。
满足自己的需求,不等于伤害他人。
没有时间、没有能力去满足他人的需求,这些是他人要去接受的事实。
他们可能会为此感到失落,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,我们可以尊重和理解,但我们无须为他人的失落陷入无法自拔的愧疚。
比如上面那位求助者的经历,他没有跟朋友一起打游戏,朋友可能很快就找到替补了;路上倒下一个人,会有更有经验和能力的人去救他……
关系是平等的,是相互成全和支持的,而不是抱着赎罪一样的心态生活。
委曲求全,并不能换来好的关系。相反,总是委屈自己,会给对方带来巨大的负担,会让关系中的每个人都感到沉重与不舒展。
做真实的自己,是对一段关系最大的尊重。用坦荡的内心,迎接未来的一切可能。
文章源自壹心理